热门推荐
【中国文化报】“传统+”:找准切入点
日期:2018-12-04 09:49:27 来源: 编辑: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前人用智慧创造了许多经典的文化遗产。中华传统文化正与现代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高新科技紧密结合,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又如何从传统文化宝库中寻找创业切入点呢?

故宫月饼
宫苑味走入百姓家
在北京电视台文化创投类综艺《创意中国》的舞台上,不少文化创业者让历史悠久的“老文化”焕发时代的新活力。对于众多文化创业者而言,庞大的文脉资源库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让很多人犯了“选择困难症”——以什么为切入点来创业呢?颐和食坊就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代表性项目,项目创始人杨贵珍瞄准“吃货”群体,选择了神秘且有品质的颐和园皇家宫廷糕点进行创意延展。
颐和食坊创立于2016年,立足于颐和园的贵寿无极院,以颐和园新皇家宫廷糕点为创意源头,并依托颐和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好吃的点心上印上石舫、十七孔桥等“颐和八景”,让现代人了解宫廷美食的博大精深,让世界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弘扬,原创文化品牌大量涌现,文创食品正是在这种市场驱动下产生的。吃月饼的风俗始自宋朝,在当今,故宫淘宝店推出的月兔文创月饼,主题便出自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书法《闰中秋月》诗帖——礼盒整体以宋朝汝窑天青色为主调,缀以冰裂暗纹;每块月饼的图案均对应宋徽宗绘制的花鸟画《梅花绣眼图》《枇杷山鸟图》《芙蓉锦鸡图》的局部。《闰中秋月》诗帖是故宫藏品,虽然卖的是月饼,但推广的则是传统文化。
世界涌动文创潮
2018年7月,全球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在天猫平台开设旗舰店。店里出售各种主题的胶带、手包、手机壳等商品,主题包括罗塞塔石碑、埃及木乃伊、日本名画《神奈川冲浪里》及刘易斯岛象棋等。首批发售的20款产品中,15款已暂时售罄。据了解,该店铺上线首日就吸引了3万多粉丝。
上海博物馆茶室里出售的咖啡上会拉出馆藏大克鼎的图案;上海世博会在上海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期间推出的一系列文创食品同样深受欢迎,28元一个的巧克力并未拦住购买者的热情,反而因为不少顾客提出的送礼需求加做了礼盒版……
从家居用品到食品,人们对于文创产品的喜爱程度越发强烈。上海外滩一些饭店的菜单变成了诗句,并对自身饭店进行文创概念下的餐饮升级,哈根达斯、星巴克也在中秋期间推出文创月饼,中国特点的文创产品已日益成为世界共享。
文化为科技赋能
近年来,“文化+科技”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无论是用AI的方式将古代名画立体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还是甘肃敦煌研究院推出的“中国传统游戏探索之旅”,都旨在更好地解决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科技在文创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使中国传统文化以契合这个时代的文化形态,真正走进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
在2017年“传统文化×未来想象”的“文化+科技”国际论坛上,“发现·养心殿——数字体验展”利用数字技术将专家对养心殿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可以触摸、走入、融合的交互展项,通过沉浸式投影屏幕、虚拟现实头盔等多种互动体验形式呈现了传统文化与新科技元素的碰撞融合。
每项科技的发展都是细致观察人们的生活、不断将博物馆文化和科技发展对接起来的结果。所以,“文化+科技”的探索之路永无止境,它的魅力将不断呈现。